以下是基于市场数据的钢材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,涵盖供需、价格、政策及未来趋势等关键维度:
一、供需格局:弱需求与高库存拉锯
1. 需求端持续疲软
建筑用钢拖累明显:1-5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22.8%,竣工面积下降17.3%,导致建筑钢材订单收缩。高温暴雨天气进一步抑制南方工地施工,7月建材成交量环比降1.25%,终端采购以“颗粒度”小单为主。
制造业分化:新能源汽车(预计全年+20%)和家电(出口受关税影响回落)形成对冲,但整体用钢强度走弱,冷热轧价差收窄至年内新低。
2. 供应收缩不及预期
减产力度不足:6月不锈钢产量环比降4.9%,但300系占比仍达54%(171万吨);7月排产仅微降0.7%,产能利用率偏低但绝对产量高位。
库存高压难解:全国钢材社会库存结束11周去化转为累积(7月上旬环比+0.8%),不锈钢社会库存达116.8万吨(同比+20%),其中300系占69.5万吨,去库速度滞后。
二、价格与成本:低位震荡与成本支撑博弈
1. 钢价弱势企稳
期货反弹vs现货阴跌:不锈钢期货主力合约7月9日收12770元/吨(半月内反弹1.6%),但现货无锡304热轧卷板跌至12450-12750元/吨创年内新低,成交需让利50-100元/吨。
建材价格承压:
螺纹钢现货均价3108元/吨(7月上旬环比+0.9%),但淡季成交清淡,部分市场暗降20-30元/吨。
2. 原料成本下移
铁矿与焦煤降价:焦煤价格较年初降17.8%(1150元/吨),铁矿石普氏指数同比跌15.5%(96.3美元/吨),测算吨钢成本下降约200元。
镍价支撑弱化:印尼镍矿配额放宽+菲律宾出口恢复,镍铁成交价跌破910元/镍点,不锈钢成本中枢下移。
三、行业盈利与政策影响
1. 利润边际修复
一季度扭亏为盈:A股钢铁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45.8亿元(同比增47.4亿),主因原料成本下降(吨钢降本60元以上)+产品结构优化。
分化加剧:宝钢、华菱等龙头盈利稳健(宝钢Q1净利24.3亿+26.4%),中小钢厂仍深陷亏损,304不锈钢自产工艺利润率-7.88%。
2. 政策双向驱动
反“内卷”政策:多部门整治低价倾销,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修订(10月实施)加速低效产能出清。
环保与产能优化:江苏要求2025年电炉钢占比达20%,产能置换政策趋严,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产能面临退出。
四、未来展望:窄幅震荡与破局契机
1. 三季度延续弱势震荡
上行条件:库存降至100万吨以下+印尼镍矿关税上调+地产竣工环比增5%,不锈钢或上探12800元/吨。
下行风险:美联储降息推迟+东南亚出口受阻+钢厂减产不及预期。
2. 四季度结构性机会
粗钢压减政策:若全年减产5000万吨,吨毛利有望修复至400元;若仅减2000万吨,利润改善有限。
需求新动能:新能源(动力电池用镍增47%)+城市管网改造(年需钢材600万吨)或缓解地产缺口。
结论与策略建议
钢企:高端化转型(如超纯铁素体不锈钢)+借设备更新政策开拓B端市场。
贸易商:提高周转率,基差走阔至300元/吨以上布局期现正套。
终端用户:当前钢价处年度低位(较中值低6.5%),可锁定Q4成本。
当前钢市处于“政策预期托底”与“基本面高压”的深度博弈期,全年或呈N形走势:Q3政策驱动反弹,Q4供需再平衡测试。产能出清力度与新能源需求渗透率(需突破15%)是打破僵局的关键变量。